实践团队介绍
实践团队名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光电制造学院“绿色啄木鸟”暑期实践队
指导教师:何雅婷
学生负责人:徐建飞
实践主题:第三大类【青访·“五年规划”的美好图景】
实践时间与地点
时间:7-8月
地点:温州市乐清市
实践目的与意义
为深入贯彻国家“立德树人”的根本教育任务,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关于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来自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光电制造学院“绿色啄木鸟”暑期实践队的8名大学生志愿者,于7月5日至8月22日,在温州市乐清市永固集团开展了为期七周的“爱心支教,筑梦未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爱心支教·伴你成长”为主题,致力于为永固集团职工子女提供系统化、多样化的暑期教育服务,切实缓解企业员工子女暑期“看护难”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计与组织,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假期生活,拓宽其知识视野,同时有效提升了大学生志愿者的教学实践、组织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展现了高校学子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责任担当。
本次实践活动旨在实现以下目标:第一,为职工子女提供结构合理、内容丰富的暑期教育服务,通过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的课程体系,促进其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第二,依托大学生志愿者的学科背景与专业特长,推动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增强大学生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第三,构建校企协同育人新机制,探索高校与企业合作的有效模式,为后续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奠定基础;第四,利用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渠道,加强对实践活动的宣传与总结,扩大社会影响力,积极营造关心、支持职工子女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实践过程
(一)课程体系设计与实施
本次活动的服务对象为永固集团85名三至十二岁的职工子女。为契合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特点,实践团队将其划分为幼儿班(3-6岁,共33人)与小学班(7-12岁,共52人)两个层级,并依据“五育并举”的育人理念,系统构建了涵盖基础课程、特色课程与主题课程的三维课程体系。该体系注重课程内容的递进性、综合性与实践性,旨在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融合,切实满足不同学段儿童的成长需求与兴趣发展,保障教学活动的系统性、适切性与实效性。
1、幼儿班课程实施详情
幼儿班学生年龄为3-6岁,课程设计突出趣味性与启蒙性,强调寓教于乐,以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为核心目标。课程实施采用游戏化教学、手工制作、音乐律动等多种形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促进幼儿在体验中学习与成长。
例如,在趣味地理课程中,借助视觉教具和游戏活动,引导幼儿初步建立地理概念,识别七大洲、四大洋及中国地图的基本轮廓;天文探索课程则通过组织观星活动和播放科普纪录片,帮助幼儿认识常见天体,观察月球表面,激发对宇宙的好奇心;快乐跳操课程通过编排韵律操,每日开展协调性训练,增强幼儿体质,培养节奏感、自信心和团队协作意识。此外,创意绘画课程鼓励幼儿通过涂鸦、手指画等方式自由表达,提升其艺术感知与表现能力;传统美食课程则通过实物观察、模拟制作和彩泥模型等手工活动,使幼儿在动手实践中了解饮食文化,锻炼操作与模仿能力。

2、小学班课程实施详情
小学班学生年龄为7-12岁,已具备一定的认知与学习基础,课程设计注重知识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强调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实施采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合作,在实践中巩固知识、提升能力。
例如,在英雄故事课程中,通过讲述中外英雄事迹,并结合课堂提问与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爱国情感与社会责任感;百花鉴赏课程组织学生进行植物标本的采集与制作,通过观察记录花卉生长习性,自主完成“花卉图鉴”,培养其耐心、观察力和自然审美能力;每日诗词鉴赏课程则通过朗诵、绘画、视频赏析及互动问答等多种方式,帮助学生感受诗词韵律与意境,提升文学素养和表达能力。科学实验课程依托简易实验器材,指导学生完成趣味实验,验证科学原理,培养其观察、假设、验证和总结的逻辑思维,激发科学探索与创新意识。

(二)主题活动和特色项目
在常规课程教学之外,实践团队还精心策划并组织实施了多项主题鲜明、形式多样的教育实践活动。这些活动围绕法治意识、禁毒防毒、红色文化、非遗传承等核心主题,通过体验式、互动式教学手段,有效拓展了实践育人的广度与深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与实践活动的综合成效,为整体实践目标的达成提供了有力支撑。
1.法治教育主题活动
依托漫画解读、动画展播及模拟小法官体验等适龄化方式,向学生普及基础法律知识。重点围绕交通安全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网络安全法等与其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生动阐释,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司法程序,增强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毒品预防教育课程
通过禁毒宣传片播放、真实案例剖析、主题绘画创作等多元途径,使学生认清毒品的严重危害,树立远离毒品的坚定信念。课程辅以大量图像与视频材料,具象化展示毒品对个人、家庭及社会的负面影响,并组织“拒绝毒品,从我做起”集体签名活动,教授实际拒绝技巧,切实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与自护能力。
3.红色主题教育
以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为教育契机,通过系统讲述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历史影像资料,使学生深刻感知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珍贵,理解当前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同时引入新时代我国发展重大成就的相关内容,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与社会责任感,为其成长为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少年奠定思想基础。
4.非遗鉴赏与体验活动
联合永固集团共同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课程,邀请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现场展示与教学,引导学生亲身体验非遗技艺操作。课程配套组织“我是非遗小传人”主题创作与展示活动,并对优秀作品予以评选和集中展陈,获得企业职工广泛好评,有效提升了学生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知与认同。
5.结业典礼暨学习成果汇报演出
自第六周起,实践团队师生共同筹备结业汇演,累计排练包括大合唱《童年》、诗朗诵《满江红》、舞蹈《小小花朵》、时装秀《童心向未来》等在内的十余个节目。所有演出内容均由学生自主参与编创与表演,全面展示了七周以来的学习成果与实践收获。结业典礼邀请企业领导及职工家长观摩,并获得高度认可,为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画上圆满句号。

(三)宣传报道与影响力建设
团队高度重视活动的宣传报道工作,成立了专门的宣传组,负责照片拍摄、新闻撰稿、公众号排版发布等工作。实践过程中累计发布推文35篇,累计阅读量超过5000次,转发量超过1000次,扩大了活动影响力。推文内容包括课程报道、活动纪实、学生作品、教师心得等多个栏目,既有深度的课程介绍,也有生动的活动花絮,还有感人的支教故事。其中,《铭记历史,吾辈自强——绿色啄木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队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主题课程》《传承文脉,守护童心——绿色啄木鸟暑期支教社会实践队携手永固集团走进仙溪镇北閤村开展春泥计划支教活动》等推文获得大量点赞和好评。
实践成果与反响
对支教队员而言,这次实践是一次深刻的成长历练。通过教学实践,提升了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通过团队合作,学会了相互支持和协作;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对孩子们而言,这个夏天充满了欢笑与收获。他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课后主动请教,不仅掌握了知识,更收获了自信与勇气。许多孩子在结业典礼上勇敢地站上舞台展示自我,流露出纯真而坚定的梦想。
1. 提供优质教育,促进健康成长:为职工子女提供优质的暑期教育服务,通过丰富多彩的课程设置,促进孩子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综合素养:课程设计注重趣味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涵盖科学实验、创意绘画、趣味英语等多个领域,充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 发挥专业特长,提升综合能力:充分发挥大学生专业特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锤炼本领。
3. 探索校企联系,建立合作机制:探索校企合作新模式,建立高校与企业之间的长效合作机制,为企业提供职工子女教育服务,缓解职工后顾之忧,增强企业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为高校学生提供实践平台,促进校企资源互补、协同育人,助力地方教育发展与人才队伍建设。
4. 新媒体心传播,营造社会氛围:新媒体宣传不仅提升了活动的知名度,也吸引了更多社会力量的关注与支持,形成了良好的互动效应。通过图文并茂的推文、实时更新的活动动态以及感人至深的支教故事,社会各界对职工子女教育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与共鸣。这种线上线下联动的传播方式,不仅为活动注入了持续的动力,也为今后类似的社会实践提供了可复制的宣传范本。
网页链接:https://apiv4.cst123.cn/cst/news/shareDetail?id=114835196758877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