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雨花斋”免费午餐,浙工贸暑期实践队志愿者亲身体验,身着红色队服,迎客时90度弯腰鞠躬道一声“欢迎回家”,送客时道一声“感恩吃素”,这是“雨花斋”志愿者们共同的习惯,它并不是一种服务,而是一种礼貌。位于市区蒲鞋市街道这家“雨花斋”是社会助老、敬老公益组织,来自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捐助,捐款,捐物,出力,不约而同,自主奉献,免费提供给社区周边居民互助午餐,他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时代社会主义先进性的缩影,传扬传统文化,提倡素食,健康环保,让素食、朴素、低碳、环保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免费素食自开张以来,“生意”每天都很红火,“服务员”队伍也日渐壮大。周末两天,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暑期实践队郭秀清老师及13名学生在雨花斋体验了两天的志愿者工作,迎客、洗菜、洗碗……每一环节都饱含艰辛。

一天要洗数百斤的菜,洗400多个碗
早上7:30,到岗的志愿者便开始淘米、洗菜、剥茭白……洗净200斤大米、数百斤各式各样的素菜,摆放桌椅、碗筷,准备茯茶,是20多位志愿者一天的工作量。每次都要从上午7点半洗到9点半,虽然工作量大,但大家对食品卫生绝不马虎。
迎宾结束,在“雨花斋”的后门看到两位学生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清洗一批批使用过的餐具。一天至少有400位客人,他们至少要洗400个大大小小的碗,400双筷子。这些清洗、消毒工作需要10多位志愿者共同工作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

一小时鞠躬400多次
当天上午10时许,来客陆续增多,在一名志愿者的指挥下志愿者们排起队伍迎接。来客有的是清洁工,有的是附近单位的保安,有的是孤寡老人,他们来了,在享受免费午餐前一律受到同样的尊重—— 一个90度的鞠躬。
据介绍约有400多名进门的客人,一小时弯腰鞠躬至少要400次。这只是一个简单的礼节,有时候进门的客人也会回礼鞠躬,志愿者们倍感温暖。


为腿脚不便的老人“送外卖”
有免费的午餐,还有免费的“外卖”。当天中午,志愿者为住在蒲鞋市街道孤寡老人,生活比较艰苦,腿脚不便的老人送饭菜。
当天下午2时许,志愿者们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在雨花斋体验一回志愿者的工作也画上了句号。
通过这次活动,更是让同学们深深了解到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有一句俗话叫百善孝为先,要学会感恩父母,感恩长辈。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复兴传统文化,和乐千万家。我们青年人要有责任、有担当,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关爱老人,帮助有需要的人,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谐社会,让世界充满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