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信息公开   >   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   正文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年鉴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2013-04-18  浏览:


【概况】学院现有二级学院(系部)10个,开设专业3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1249人,高职生8601人。教职工667人,其中专任教师333人,高级职称126人。2012年,学院新增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1个、省级优势专业2个、温州市公共实训基地1个。截止12月31日,学院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3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1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重点教材23本;市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市示范实训基地2个。顺利通过省示范建设终期验收工作。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被评为全国首批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所)。

【年度重点项目】围绕“师资建设年”重点工作,全年共招聘硕士研究生及以上人员43人,其中博士15人、教授6人、副高职称9人、台湾教师14人(全部具有博士学位)。组织教职工参加各种形式的非学历教育332人,专任教师中硕博士比例达到63.4%。设立青年教师基金和教师海外培训专项经费,组织专任教师及管理骨干进行海内外培训、北大干部培训、党务干部培训等,并通过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教师科研帮扶、专家帮扶培训与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学院2名教师晋升教授职称,11名教师晋升副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晋升通过率达75%。另有6人入选温州市“551人才工程”第二、三层次培养人员,1名教师荣获浙江省优秀教师。

【教学改革与成果】制定出台园区化工学结合纲领性文件,以“园区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一体化推进专业建设、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将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和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作为实践育人的工学基地,园区企业的教育资源得到挖掘并融入到教学中,实现了教学与生产、学校与企业的共赢局面。加强专业建设,强化教学督导制度和监控机制,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月”系列活动,全面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和教学效果提升。2012年11月,在全国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会上,我院以“四最”(案例以入选数量最多、表现形式最全、获奖数量最多、社会认可度最高)备受关注。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考察我院时给予高度赞扬。应鲁昕副部长要求,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连续多次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清华大学为全国职业院校长进行专题案例讲座,并受邀在“2012长三角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等重大会议上作主题演讲,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充分肯定。

【科研工作】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吉林大学等科研机构和院校合作建立了先进金属材料研发中心、激光加工技术应用中心等科研创新平台。参与建设温州市大学科技园,建成浙江省外贸鹿城区鞋类公共检验检测平台、汽摩配技术平台等。先进金属材料研发中心被确定为温州市重点创新团队,温州装备数字化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温州先进材料及激光技术应用中心、温州投融资服务平台等5个产业平台被认定为温州市产业发展重点公共服务平台。2012年,我院科研总经费1080.19万,其中平台经费800余万元。共完成科研新立项目219项,教师发表论文246篇;参与出版教材专著44部;各类科研成果奖共计18项;科研成果转化8项。师生申请专利217项,新授权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44项,软件著作权34项。科研经费、论文发表、科研立项及专利申请同比均有较大幅度增长。

【招生就业工作】招生就业继续保持良好态势,顺利完成招生计划,录取高职新生3177人,录取率为99.3%。技师学院录取新生732人,在校生总数1840人(温州校区511人、杭州校区1329人)。成教学院录取新生1891人,在校生总计4059人(其中全日制808人、专科业余2293人、本科843人,硕士研究生115人)。2012年,学院共有全日制高职毕业生2876人,初次就业率达98.9%。根据麦可思2011年调查显示,我院学生毕业就业率、自主创业率及实际月收入均高于全省同类院校毕业生平均水平。

【学生竞赛成绩】2012年,我院学生分别获得国家级竞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15项,省级各类竞赛特等奖2项、一等奖15项、二三等奖74项。包括了2012年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电子商务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高教社杯”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以及浙江省第八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等优异成绩。“MM百万青年创业计划”被团中央授予优秀组织奖。

【党建思政工作】召开学院第二次党代会,完成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工作,并完善了党委会、院长办公会、党政工联席会等会议制度。开展温州市“五型”机关创建活动,重点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采取集体学习、举行报告会等多种形式,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养和理论水平。贯彻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深入推进惩防体系机制建设,修订完善了《学院“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等制度,与各部门负责人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确定了重点岗位和防控关键责任人。对二级院系开展专项检查,加强对物资设备采购、建筑工程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监督,将防范的关口进一步前移。

【产学研社会服务】深化三大园区服务平台建设,中国(温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落户知识产权服务园,使园区成为全国首个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机构,全年代理专利申请量5000多件,代理商标3500多枚。成立温州知识产权交易有限公司(温州市科技与金融结合重点项目),并入驻温州市金融改革广场。浙江创意园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截至2012年12月底,园区入驻企业共26家,总产值9000多万元,税收800余万元。学院省级服务外包示范园被批准建设温州市国际服务外包综合考试平台考点,成为温州市唯一一家被省商务厅认定的市国际服务外包综合考试平台考点。积极开展刘基文化、永嘉耕读文化和温商研究等,通过文化创新项目研究,挖掘、打造区域特色文化。其中,刘基文化研究所顺利通过浙江省社科普及基地验收,并接受浙江省非物质遗产传承教育基地评估;“刘基文化”获教育部2011年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对传统艺术瓯绣瓯塑进行传承、推广以及艺术创新,并建立校外教学传承基地。学院还积极承担社会培训,全年共开展各类培训近13000人次。

【对台交流与合作】学院与台湾中华大学、温州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育项目,该项目方案获得教育部批准;与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中华海峡两岸文化教育推广协会签约成立“温州设台湾人才工作联络站”,为我院及温州各企事业单位招聘台湾高层次人才服务;与台湾中华大学签约成立师资培训基地,派遣专业教师到台湾中华大学进行学习和培训。2012年11月,承办“两岸文化与人才交流研讨会”,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张荣恭、新党全委会顾问李胜峰以及来自海峡两岸的150余位领导嘉宾和专家学者等就新形势下进一步深化和推进两岸文化与人才交流等议题展开热烈探讨,研讨会相关情况在中央四套《海峡两岸》节目播出。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2013年3月

责任编辑: 最后编辑:2013-04-18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