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学院现有二级学院(系部)10个,开设专业30个,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教职工586人,其中专任教师330人,高级职称共计121人。
2011年,学院新增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教指委级教学成果1个、市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专业建设项目2个。截止12月31日,学院共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个、国家精品专业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3个、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名师1个、省级教坛新秀4个、省级专业带头人5个、省级重点专业3个、省级示范性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精品课程19门、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市级精品课程12门、省级重点教材23本。学院顺利通过了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示范建设中期评价暨人才培养评估工作,评价结果为优秀。学校职业技能鉴定站所被评为省级金牌站所,并被推荐参加国家示范站所的评审。
【年度重点项目】2011年为我院“教育项目年”,学院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指导思想,积极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建设“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战略部署,参与温州市部门单位“互学互比”活动,确定了浙江工贸职教集团、一体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创业型高校建设、科技创新中介服务体系等十大项目,并在市直单位“十大项目”年度实施工作考绩评比中荣获先进集体一等奖。根据市里“十大项目”工作安排,学院对全院各个部门和单位实行以“六大项目”为重点的年度工作绩效考核,并在年底举行了2011年度全院各部门“六大项目”考绩汇报会。学院邀请了来自主管部门杭钢集团、温州市考绩办、温州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正泰集团等7位专家担任评委,15名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和48名教代会代表参与会议民主测评。
通过参与温州市“十大项目”实施工作,积极促进作风转变,以更加务实的精神,突出高校的教育服务功能,建设教育服务型高校,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教师、服务学生。
【教学改革与成果】积极探索教育教学体制改革,引进“世界大学城”教育云平台和“空中英语”学习平台,通过开放式虚拟平台和云计算搜索技术,方便地组织课堂教学、课外辅导及适时交互,建设了优质空间资源课程249门。积极开展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改革的探索与研究,与市教育局、浙江科技学院共同向省教育厅上报项目实施方案,牵头组织温州市四所重点职业学校进行专业统筹和课程项目设计,明确了“2+3+2”的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拟合作的三个专业一体化培养方案,被省教育厅批准成为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试点院校之一。邀请台湾中华大学5名教授,深入课堂为学生授课共计60节,开展专题讲座5场次,开展教研活动5次。台湾教授儒雅的讲课风格、亲切的互动交流以及注重实践训练、素质培养的教学设计和教学理念在我院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011年,我院学生在技能竞赛方面成绩优异,分别荣获数学建模竞赛全国一等奖、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全国电子商务“三创”竞赛一等奖、全国高职高专第六届“发明杯”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省级电子商务技能竞赛一等奖和省大学生工业设计竟赛一等奖等。在第三届浙江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我院2名学生荣获“浙江省十佳创业规划之星”称号,1名学生荣获“浙江省十佳职业规划之星”称号。在浙江省高职高专“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中,我院学生荣获特等奖一项,一等奖二项,在获奖数量和获奖质量上都取得了突破。
【师资队伍建设】通过网络和招聘会等途径,共引进教职工47人,其中博士2人,硕士26人,国内高级职称3人。与9名台湾副高级职称及以上教师签订了来院教学协议。学院今年共有6位教师获得副教授专业技术资格,高校教师系列副高通过率为60%,较2010年提高近两倍。出台《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外聘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规范了外聘兼课教师聘任及考核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外聘兼课教师待遇,吸引行业企业的能工巧匠、名师名家来院兼课。为改善人才成长内外部环境,解决教职工的后顾之忧,完成了教职工公费医疗项目,并为教职工未成年子女140余人办理了医疗统筹手续。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编制《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岗位设置方案》,并经杭钢集团公司审核后报省人保厅一次性核准通过。编制了学院岗位设置实施方案并经教代会审议通过。开展现有岗位设置内人员岗位级别认定,顺利完成了学院在岗的正式工作人员岗位聘任协议的签订和教职工事业单位聘用合同的续签工作。
【招生就业工作】今年共招收高职新生3219名,招生区域涉及17个省(市、自治区),省外生源在16个录取省(市、自治区)中第一志愿爆满,提档分数远远高于生源地划定的分数线。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人数近万人。成教学院录取新生1685人,其中本科582人,在校生规模达到4003人,其中本科在校生共计854人。技师学院实际招生783人,超过招生计划12%,在校生总计1878人。就业方面,2011届毕业生共2683人,就业协议书签约率为92.99%,就业率达到98.88%,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党建思政工作】进一步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实行二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并注重加强对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的培训和培养。以开展“育人成才先锋”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加强党员作风廉政教育,成立兼职纪检员队伍。为庆祝建党90周年和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隆重举行“永远跟党走”大型红歌会。
强化学生思政工作,通过深化始业教育、主题教育和个性化教育,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加强思政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和个人素养。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队伍的考核激励机制,开展辅导员工作评比制度。创新思政理论课内容建设,深化学生个性化教育,举行阳光青春训练营、创建思政博客等活动。以春运期间帮助农民工购买车票等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
【产学研社会服务】参与筹办第二届中国(温州)民间资本发展高峰会;与温州市工商局联合发起成立温州市网络经济促进会;承办2011年中国温州电子商务高峰论坛;参办“发现温州之美”等系列沙龙,协助市委政策研究室举办“帕雷托”公共政策沙龙;成立中国(温州)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对加盟职教集团的中职院校进行专业评价和专业教学工作指导;召开了浙江工贸职教集团第一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邀请温州市经信委、温州市教育局和16家行业协会代表参加,主题为“推进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服务地方中小企业发展”。2011年,成教学院组织各类培训共计7777人次,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培训489人,服务外包人才培训获省第一名,被评为“2011年温州市技能培训先进单位”。浙江创意园园区企业总产值达9000余万元,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务副主席厉无畏亲临园区视察,各类参观、考察、访问共计25000多人次。温州知识产权服务园专利代理业务达近4000件,代理商标近3000枚,举办了19期知识产权大讲堂,企业培训1600多人次,培训专利工程师74人,受到了法国驻华大使馆等机构及经济日报、科技日报等媒体的关注。
全年共申请专利20余项,取得专利授权15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10项,外观设计3项;10项软件取得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对外合作与交流】学院眼视光技术专业与加拿大道格拉斯学院合作,引进了道格拉斯学院配镜专业五门优质课程资源和标准,优化了专业课程体系。与台湾中华大学签订了合作意向书,确立了两校长远合作的机制。此外,学院还和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比利时等众多国外高校取得联系,为合作办学寻求最佳的合作伙伴、合作途径和合作方法积累了宝贵经验。
【援疆教育】2011年学院共接收44名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来院读书。根据新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投资28万元建立了独立的清真食堂,聘请了专业清真厨师,并专门从上海清真商店购买新疆清真食材。11月7日是新疆穆斯林传统的古尔邦节,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何向荣,副院长贺星岳等学院领导与新疆学生一起欢度节日。
【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参与承办温州市纪念刘基诞辰700周年系列活动,包括刘基诞辰700周年纪念大会暨中国(温州)刘基文化高峰讲坛、刘基文献电视纪录片首播仪式暨中国刘基网开通、刘伯温系列丛书、刘伯温广播剧首发仪式、南田教学实践基地开工暨刘基文化生态园奠基仪式等。成立温州市刘基文化研究会,召开第一届一次会员代表大会,为挖掘和弘扬刘基文化,推动温州市文化建设,加快温州文化旅游经济发展献计献力。国务院参事室党组书记、主任陈进玉出席了刘基诞辰700周年纪念大会并讲话,副省长、市委书记陈德荣在大会上致辞。我院《诚信为本,创新为魂,打造“刘基文化”品牌》申报教育部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品牌,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