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发布《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我校国际商贸学院电子商务专业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历经三年持续建设,顺利通过验收,成功获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


自2021年国家级团队立项以来,电子商务教师团队在负责人汪焰教授带领下,围绕教师能力提升、服务社会、科技创新等中心工作,探索出了“四能融通”“进阶成长”“五维协作”等实施路径,形成了浙工贸特色的教师团队建设范式,高质量完成了建设任务。

一、培养“双师”,打造结构化教师团队
坚持专兼结合、强化名师引领。教师团队以师德师风为引领,专业能力建设为抓手,深化团队内涵建设,合理划分专业方向,实行校企“双带头人”机制,塑造了“奉献、协作、创新”特色团队文化。经过三年建设,团队老中青有机衔接、结构稳定优化,校企师资灵活组合,教师优势互补。全面建立了一套团队建设管理机制。团队中13名教师晋升职称,高级职称教师占比64%,“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100%,现拥有博士教师6人,工匠型人才7名;共有19人入选各类人才项目,90%以上教师有海外学习或进修培训经历。率先研制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发展标准、跨境电商教学标准等3项;团队立项以来,共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

二、提升“四能”,驱动教师能力进阶
把教师能力提升作为团队建设的核心任务,科学设计团队整体建设方案与教师个人三年计划,实现团队建设与个人发展同向同步提升。深化“校政企地”合作,搭建多元教师发展平台,拓宽教师全周期成长通道。团队教师通过企业实践、技能培训、科研帮扶等方式,全面提升个人教学能力、科研能力、个人技能与社会服务能力。成功入选教育部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人社部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成2个名师工作室、2个技能大师工作室,与名企合作共建4个“双师”型教师企业实践基地、2个企业教师培训基地;拥有2个市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博士工作站。团队教师荣获省级及以上荣誉8项。培育全国轻工技术能手1人、省级技术能手2人、市级工匠2人、省级青年岗位能手2人。

三、建设“金课”,促进教学改革创新
深化“三教”改革,推进金课建设,设置“六大课程模块”,深化校企“三个对接”。积极探索实施模块化教学改革,组织团队教师实施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探究性学习等教学革命,创新使用情景式、研讨式、项目式等教学方法。三年来,校企合作开发课程8门,入选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3本。团队教师荣获浙江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4名教师参加教育部国家“工匠之师”德国访学活动和德国职业教育在线学习。团队教师荣获互联网+教学、课程思政教改案例、模块化教学等教改创新奖项17项。

四、服务“三农”,提升社会服务成效
团队强化责任担当,服务农村、农业、农民,以电商、直播等新业态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建设平阳凤桥村、文成西坑村等多个共富服务点,组织科技下乡、农品直播、技能培训活动60多次,累计帮助山区六县新增3个淘宝镇和9个淘宝村。团队扎根服务温台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支持企业数字化变革,千方百计解决企业技术难题60多个。提供网店运营、新媒体营销、新零售等6大领域的技术服务;针对退伍军人、新农民等8大人群开展定制化培训;共完成新型农民、退伍军人再就业、乡村电商主播等技能轮训与继续教育培训1万多人次。事迹入选中共浙江省委教育工委“绘就山区26县共富新图景”案例集。
五、贯通“中外”,培养国际化电商人才
在学校支持下,积极扩大国际化合作与交流,承担中国—南非国际市域政产教联合体项目来华留学生培养,2期共34名南非留学生,教师团队整合校企资源、打造优质平台,开出30多门双语课程,聘请40多名教师,安排企业参观考察30多次,圆满完成培养工作。加大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与输出,团队已出版跨境电商系列双语教材4本,新建设6门双语课程,待出版双语教材4本。“服务企业国际化跨境电商人才培训资源”入选省级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教学资源;联合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建设的“跨境电子商务”资源库,已入选省级资源库。教师团队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20多家,开展跨境电商技能培训300多人次。先后举办了3期海峡经科“青年π”温州电商培训营活动,共接待70多名台湾青年来校学习研修。联合南非、泰国等国家的学生组队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中国-东盟、金砖国家技能大赛等国际赛事荣获一二等奖7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