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看工贸   >   正文

温州都市报:温医大携手浙工贸非遗助残 “一杯白茶+一杯咖啡”暖人心

作者:温州都市报  来源: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9日 20:23  浏览:

温都讯 7月8日上午,鹿城区慈善综合体的报告厅里,茶香、咖香与瓯绣、米塑的文化气息交融——温州医科大学与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实践队在此召开非遗助残成果汇报座谈会,不仅亮出了“一杯白茶”赋能残障人士、非遗文创焕发生机的亮眼答卷,更以“茶咖融合”的创新实践,勾勒出政校社协同助残的立体图景。

座谈会伊始,中国残联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李校堃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张志东共同为鹿城区民政局、区残联授出“浙闽非遗助残联盟”牌匾。这枚牌匾背后,是多方力量的深度联结,目前已从8家拓展到浙闽10家政企校单位,今年新增鹿城区民政局和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

温医大“一杯白茶”非遗品牌深耕肢体残障人士就业帮扶,浙工贸非遗文创拓宽增收渠道,壹星酿烘焙坊“一杯咖啡”注入市场活力,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组织搭建精准服务桥梁。从校园到社会,从技艺传承到产业联动,一张覆盖“培训-康复-就业-市场”的助残网络就此织就,让非遗助残从单点探索升级为多方协同的生态体系。

李校堃说,将非遗文化和助残就业创业相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又能够让残障人士在文化浸润中工作,将自己劳动创造的产品推向市场,在创新创造的实践中实现自我价值。“非遗助残是一种创新的融合模式,这种模式值得去发展,也值得进一步研究,我们要用真心和大爱更多地去关心残障人士,关爱弱势群体。两校联合开展的社会实践,为残障群体搭建了以文化体验促进社会融入的平台,也为高校协同助残提供了范例。”

张志东说,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教学基地、省级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基地,为非遗助残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非遗助残实践活动以文化为桥梁,让残障群体在中华文明的长河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精神坐标。希望继续加强校地合作,常态化开展非遗助残活动;讲好非遗助残故事,推动非遗文化与助残事业深度融合。

鹿城区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朱慧铭说,区残联近年来积极探索“非遗+助残”模式,非遗助残是一项有温度的事业,它既能守护传统文化,又能为残疾人点亮人生。他们坚信,通过院校的智慧与力量,一定能帮助更多残疾人实现“指尖上的梦想”。

鹿城区民政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邱晓东说,从“一杯白茶”到“一杯咖啡”的联动,打破了助残服务的场景边界,让政策支持与市场活力形成合力,这正是“民生温度”与“发展精度”的生动结合。期待依托鹿城慈善丰厚土壤,深化合作交流,更好助力共同富裕。

共青团鹿城区委书记李璐颖则强调,非遗助残不是孤立的公益行为,而是激活文化资源、赋能特殊群体、完善社会治理的系统工程,需要以更开放的姿态推动各方资源深度融合,让每个生命都能共享发展红利。

会上,温医大团委书记林文诗、阿尔伯塔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小尚和浙工贸校团委书记俞通海、浙工贸数字与艺术设计学院党总支书记潘修强为壹星酿烘焙坊和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颁发了暑期社会实践基地。

“谢谢你们让我知道,我的双手也能创造美好。”残障人士通过视频传来的感谢,让在场所有人动容,这句朴实的话,也恰是对这场实践最好的褒奖。

网页链接:https://wap.wendu.cn/article/id/596853

温州都市报7月9日05版报道图

责任编辑:陈东升 最后编辑:2025年07月09日 20:2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