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对五年制高职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

作者: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来源:中国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网
  发布时间:2009年10月10日 09:41  浏览:
 一、转变观念,适应市场需求

  五年制高职专业设置必须是开放式的,具有灵活性,并以市场为导向。它不仅为学生提供知识和为某一具体的工作提供技能,还必须使我们的学生更广泛地适应生活和工作岗位的要求。要对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进行重新设计与定位,随时考虑新出现的情况,如技术、信息、环境、企业情况等,从而达到更新观念、适应市场需求的目的。

  二、拓宽专业口径,增强专业适应性

  实践证明,专业面较宽的毕业生工作能力较强,有较好的发展前途,专业口径的展宽或业务范围的扩大,为增强人才的适应性创造了十分重要的条件。拓宽专业口径,一方面可合并相近、相邻或相关的学科与专业,使一个专业有两至三个专门化方向,甚至进行专业复合,如“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专门化方向可包括电气控制装置制造、数控技术应用、建筑电气技术、计算机工业控制技术等,从而达到专业面宽和一专多能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要扩大专业培养内容,加强基础,使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同时加强新技术的应用,不同专业可以向不同方向拓宽,使学生对各种工作环节和新的工作环境都能较快地适应。

  三、突出特色,进行专业改革

  1高职教育特色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适应经济发展对培养高级应用性技术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新型办学模式,其特色在于将中职和高职相贯通,整体设计和统筹安排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既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规格要求,又能体现职业技术教育的特点,为企业输送合格的技术人才。五年制高职学生比普通高中生更早接触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训练,在5年内有1/3时间可用于专业技术教育。由于五年学制直接衔接,不存在重复学习的问题,有效教学时数多,教学总时数比普通“三专”多出42周,这些时间,可用于强化专业基础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外语能力、新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因此,五年制高职生的职业能力较强。

  2地域特色 由于不同地区社会环境、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地域特色。五制制高职在设置专业和进行专业改革时,必须充分考虑到本地区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如近年来上海地区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的的数控加工机床、计算机控制自动生产线、机电气液一体化等专用设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就业岗位逐年增加。因此,我校及时开设了“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四、依托行业,校企合作开发专业

  高职教育直接向企业输送各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因此,无论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教学计划的制定、理论教学的施行、实践环节的落实,或是毕业生的去向和学校办学服务社会的宗旨,都需要行业与企业的介入与支持。

  校企合作开发专业:①有利于学校有计划地进行行业内重点专业的人才需求状况调查,保证高职专业在一定时期内具有有效的方向性;②有利于共同进行高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研究,保证培养人才的社会适应性;③有利于企业界人士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保证教学环节、教学内容的针对性;④有利于合作编写高职教材和聘任兼职教师,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⑤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应用项目的开发,能保证教师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了解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⑥有利于建设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为高职教育的实践性教学提供保障;⑦为学生的就业指导和毕业聘用提供方便条件。

  五、处理好几种关系

  1专业口径“宽”与“窄”的关系 在设置专业时要考虑到不同部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要求,做到宽窄适度,保证既有一大批基本通用的口径较宽的专业,又有少数专业面相对较窄、而经济建设急需的专业。对那些人才需求量大、服务领域宽的专业可把口径放宽一些;而对于培养方向明确、人才需求稳定的专业,面可以窄一点;面向中小企业的可考虑宽口径;而面向大型企业或针对性较强的专业则以窄口径为宜。

  2“综合化”与“专门化”的关系 高职专业改革中要强调课程的综合化,努力实现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专业理论与生产实际应用的综合和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的综合,专业课程的设置上要反映出新技术和传统技术兼顾,通过课程综合化来提高效率,培养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但是,也要注意防止博而不专,防止由于“综合”而造成的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的杂乱无章,应该重视专业的“专门化”方向,要明确以某几项基本能力的培养为主,综合多种能力的培养。

  3专业主干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主干课程是根据培养目标,确保学生掌握本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或基本能力,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我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就确定了六门专业主干课程,即电工基础、电子技术基础、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可编程控制器应用技术、电气自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数控技术。在抓紧主干课程教学的基础上,通过其他课程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或加强学生的专业基础。其他课程为专业主干课程服务,但同时也为本专业学生能力的拓展提供保障。

  4专业“长线”与“短线”的关系 五年制高职在专业建设上要走内涵发展之路,力图使学校的专业具有前瞻性、先进性和示范性。具有前瞻性特征的专业应该是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前景广阔的“长线”专业。应密切注意市场对人才类别、数量和质量上的要求,设置具有较高技术含量、符合现代化经济发展趋势、能够在较长的时期内存在、反映本校特色和优势的成熟专业,将其办成“长线”的骨干专业。同时,面对动态的市场经济环境,为了更好地直接为经济建设服务,也必须采取多形式、多学制、多层次、多规格的灵活办学形式,开设一些“短线”专业,动态地培养社会紧缺人才。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9年10月10日 09:4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