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扬州工业职院书记:高职前景广阔 创新引领发展

作者:中国新闻网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27日 16:30  浏览:
“资金、技术可以引进,但高素质人才只能靠自己培养。这不是单凭学历教育就能培养出来的,还必须在生产和工作的实践中获得能力、提高能力。”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管理学博士曹雨平教授26日在办公室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时如是说,新经济的崛起,新兴产业的涌现“要多把尺子来衡量人才,多元化、多样化地看待人才。”高职院校发展更需要得到社会观念的广泛认同,必须将“学而优则仕”向“技而精则业”转变,无论接受大学教育或职业教育,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是职业生涯的开始。

  随着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换代,相应的技能人才需求大增,对高职院教而言迎来发展与调整机遇期。曹雨平书记说,面对当前全球金融危机,我们从经济“腾笼换鸟”中看到春天,产业及经济结构不断调整,大量需求高技能人才,也正是制造业企业储备、吸纳技能人才的好时机,我们培养人才从简单技能型劳动力向高技能型人才转变。

  “高职教育是民生工程,基础工程,也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必备工程,成为地方招商引资的要素之一。”曹雨平书记直言,“服务地方经济,义不容辞”。扬州确定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正以更加开放和创新的姿态发展新兴产业,学院党委把主动服务扬州“三新”产业的发展作为学院发展新的战略机遇,通过深入“三新”企业密集调研、走访扬州“三新”产业办等政府部门,我们改造和新建3个专业,为“三新”产业培养配套人才;建立相应的技术开发、创新研究机构,切切实实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难题。

  专业知识和技能等能力是学生就业的基础,创新及创业能力的培养能使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校企合作”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是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必然趋势。曹教授举例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过30多年的实践,探索出将学生、教师和企业紧密结合,以企业产品开发、实验室建设、新校区校园建设等项目为载体,教师提供设计思想、设计方案,指导学生参与项目的研制和生产的“三维一体”校企合作新模式,弥补了目前校企合作制度环境的不足。目前已经建立了100多个实习基地。

  与此同时,曹教授指出,教育要多元发展,建人才立交桥,为未来新经济增长抢占了制高点。动员更多的社会资源来发展教育,建构全方位的教育投资体系,而且建构不同作用体系,如公立与私立,民办与官办、正规与非正规、长期与短期、精英与普及等等,要在市场体制下资源得到真正的优化,以适应多元社会和经济的转型。教育多元化将会带来价值观念上的多元发展,有助于促使人们用多元方法和多元视角认识、理解社会发展,有助于倡导人本德育理念,推动全人教育发展。

  作为高职院教在培养知识型、智慧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科学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曹教授感言并呼吁要多一份社会责任——服务城市化进程劳动力的转移,做好三个服务,即要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要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要为提高劳动力的职业能力服务,充分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社会性、人民性”。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9年11月27日 16:3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