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绍兴文理学院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实现校地双赢

作者:教育部  来源:教育部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29日 09:47  浏览:
浙江省绍兴文理学院坚持并积极实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理念,依托当地支柱产业,积极调整专业设置,逐步推进专业与地方产业的无缝接轨。充分发挥专业及人才优势,积极构建校地合作平台,促使校地双方都取得丰硕成果。

  ——积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一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学校围绕绍兴市支柱产业—纺织,设置了纺织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轻化工程等专业,其中纺织工程已被列为国家级特色建设专业,学校重点支持发展的应用化学已建设成为省重点建设专业;黄酒是绍兴市的特色传统产业,学校与黄酒集团积极合作,增设了酿酒制造专业,校企联合共同培养人才。二是鼓励教师开展科技创新。2006年,学校制订了《科研人员赴企业挂职工作实施办法》,选派一批青年博士和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到企业挂职。2009年,又与绍兴市科技局联合下发《关于选派绍兴文理学院教师赴企业挂职工作的通知》,共同选派科技特派员进驻企业。同年即派出5位教师参加浙江省首批21个块状经济转型升级专家服务组。目前,已有近100位教师深入企业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挂职服务。许多教师瞄准当地经济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针对性强的科学研究。由学校教师主持的“多色系环保纺织新材料数字化生产技术及产品开发”等项目,为绍兴市纺织企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保障,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三是搭建校地合作平台。学校先后与绍兴市所辖县(市、区)签订校地科技合作协议,通过联合建立“技术转移中心”、“科技研发转化基地”等方式,强化校地合作。目前学校已与地方合作建立了浙江省现代纺织技术及装备创新服务平台、计算机产学研基地等,还联合组建了起重机械数字化研发实验室、绍兴市电子设计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增强了学校的科技研发能力和服务企业能力。

  ——主动对接地方、服务企业。三年来,学校与企业、地方共开展500余项科研合作项目,其中直接面向市场,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应用性课题超过65%,来自企业的横向科研经费占全部科研经费的70%,一些科研成果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学校教师沈润溥与新昌制药厂联合开发的维生素A中间体五碳醛的合成工艺项目,2005年投放生产,2009年已实现稳定产值2亿元、利润4000万元的规模化生产,占国际维生素A10%以上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第四位。学校教师与绍兴越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YJ868型高速电脑加弹机系列”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产值已达4.2亿元,利税达6000万元,实现了替代进口。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实践中,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地方和企业合作建设的科技创新基地或实验平台,改善了学校的教育教学条件;校地合作拓展了学生实习实训的范围;企业对智力服务的要求,也迫使学校转换育人模式,更加重视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通过立足地方、服务地方,在服务中也赢得了地方的支持。“十一五”期间,绍兴市县两级筹资1.3亿元专项支持学校的学科建设。绍兴市科技局从2006年起专设“院校科技合作专项”,学校每年都能获得近10个专项300万元左右的经费。绍兴市所辖各县(市、区)科技局从2009年开始也为学校设立合作专项和服务地方科研启动基金。一些企业除积极与学校共建实验室外,欧司朗、中国移动、稽山集团等大型企业还先后为学校设立奖(助)学金,并选聘优秀学生到企业工作。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09年12月29日 09:47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