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全省2010届高校毕业生高职综合类专场招聘会在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举行。与很多拿着简历赶场的毕业生不同,金职院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学生金燕萍在招聘会举办前,就和台州的联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顺利签约了。但小金坦言,3年前填报“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这个专业时,她还是很犹豫的,家里人也不支持,因为从事化学品生产,“肯定没有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的职业体面”。
“高校里有些专业就是这样,‘外冷内热’,招生冷就业热。”金职院院长王振洪称之为“热水瓶现象”。在他看来,这些专业多为传统的基础性专业,如农林类、机械类、化学类、航运航海类以及其他一些涉及艰苦行业的专业等。学生之所以不愿填报上述专业,一是对行业存在偏见,如化学类专业可能对身体健康有影响;二是嫌今后的就业岗位不够体面、不够轻松。因此,每年招生时,这类专业往往生源不足,但等到毕业时,很多学生却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就业市场上的“香饽饽”。
“明年学院有554名应届毕业生,截止到目前已有230多人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其中不乏传化、海正、联化、普洛康裕等省内知名的医药化工企业。预计寒假前,所有毕业生都会被企业‘扫空’。”说起就业情况,化工与制药学院副院长林鸿可谓是“眉飞色舞”。但一提及招生,她的情绪明显有些低落。金职院每次组织大型的招生咨询会,化工与制药学院的人气指数总是最低的,学生和家长问津者寥寥。因为并非热门,该院6个专业的投档线在校内排名也相对靠后。林鸿不理解,医药化工行业是整个浙江省的支柱产业,1~9月份为金华市创造了150亿元的产值,全省有几千家企业,而每年相关专业的高职毕业生仅为2000多人,起薪能达到每月2000元以上,与一般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相仿。这么大的一个就业市场,这么好的薪酬待遇,为什么学生报考热情反而不高呢?
在金职院,农学院的8个专业也相对“冷门”。像畜牧兽医专业3年前招生时,170多个招生计划,结果一志愿填报的考生仅有十余人。农学院院长朱雄才说,这几年国家加大了惠农政策,同时对涉农专业实行免学费政策,畜牧兽医专业的招生情况呈趋暖迹象,但一次性投档率仍只有七成。不过,这170多名应届毕业生可都是企业眼里的“红人”,平均下来每人至少有4~5个岗位可供选择。在当天的招聘会上,宁波正大农业有限公司就准备要走16人。招聘会还没开始,公司负责人耿伟就早早地来到会场开始“相马”了。见有3名学生正在给狗做胃切除手术,他便停下脚步饶有兴趣地看了起来。耿伟说,我国的畜牧业在大农业中的比重远低于世界畜牧业发达国家的比重,因此他不明白一些学生和家长为何“不看好”这个行业的未来发展前景。
“不仅就业好,畜牧兽医专业每年还有10%~15%的毕业生选择了自主创业。”农学院学工办主任章红兵说。据介绍,这一专业的创业方向主要有三类:一是开办宠物医院,二是经营兽药饲料店,三是兴办养殖场。像2005届毕业生邵康为从办养殖场起步,如今身家已经上千万,还被推举为当地的政协委员。而在此前结束的全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上,畜牧兽医专业大二学生章旭良和4位同学又脱颖而出,获得创业组“十佳职业规划之星”荣誉称号,成为获此奖项的唯一来自高职院校的创业团队。
当然,金职院里也有一些招生火爆的所谓“热门”专业,像师范、会计类专业的投档线就年年居高不下。由于这些专业分数线的高企,甚至还拉抬了一些“冷门”专业的分数线,使后者也水涨船高。学生和家长对“热门”专业的追逐,在院长王振洪看来,不值得高兴,反而应该警醒,更不能考生填报一多就搞扩招。他说,学生一进校,学校就得为他们3年后的就业负责。填报专业时,部分学生和家长可能没考虑这个,但学校应该考虑,不能助长他们的盲目情绪和从众心理,相反,还要引导他们报考那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减少竞争,为将来更好地就业或创业占一个制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