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台计算机在学生的操纵下,设计出一幅幅精美的图纸,一排排数控机床在学生的驾驭下,生产出一个个精密零件……这些零件出了实训基地就直接进入销售环节。近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工业实训中心传来喜讯,在校企双方精心的准备下,该校数控加工中心生产性实训正式运转,实现了“教学链”与“产品链”的成功对接。
笔者在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生产性实训基地看到,该校08数控专业的学生正认真加工玉柴发动机轴承盖零件,这些零件完全按照企业的生产任务和技术标准进行规范化生产。据悉,该校数控加工中心本月将为玉柴动力集团公司生产相配套的不同规格的9种轴承盖产品约6000件,这是该校大力实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促进生产性实训不断上规模,是以生产性实训进行人才培养的最新成果。
据了解,南宁职业技术学院积极“筑巢引凤”,成果显著。世界500强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等大型知名企业在参观该校投资7000多万元建成的广西最先进的工业实训基地---西班牙政府贷款项目工业实训中心后,对其利用西班牙政府贷款498万欧元购买的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的工业实训设备表示认可,并达成校企合作。富士康科技集团将该校定为“富士康人才培养基地”, 2008年起至2011年每年为该集团培养SMT技术人员300名以上,同时共建SMT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在校内老师和学生的参与下生产电脑风扇芯片;南宁泰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委托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加工的10万件精密机械零部件及
柳州奋达模具有限公司承接加工的近5万件产品均在该校工业实训中心紧张有序的生产中。
知名企业 “登陆”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寻求校企合作,订单培养人才,建立实训基地,订单生产产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这得益于该校三年多的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促进了专业建设、实训条件建设的飞速发展,形成了以生产性实训为特征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开创了校企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同时,得益于该校大力推进校企合作,积极实施“引厂入校”策略,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设备、实训师资、生产任务、技术标准等方式,实现校企双赢:一方面学校降低了教学投入成本,减少了实训教师和生产组织管理人员的人力投入,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另一方面,企业解决了生产场地问题,减少了初期投入,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了稳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提高了生产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