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由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中国高教研究》编辑部、光明日报社、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等单位主办的第二届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论坛在杭州开坛,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名高等职业教育专家、学者和院校代表围绕“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文化建设”主题交流高等职业教育的文化建设思路、模式以及对高职教育发展的影响。
浙江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李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浙江师范大学教科院院长、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晆依凡等出席论坛并做演讲;主办方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议主席李进、《光明日报》教育部主任汪大勇、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部主任王小梅及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周建松等出席并分别主持论坛各个单元。
李鲁为论坛开幕作主旨讲话,他指出,高职教育的文化建设要体现和融合开放的特征,要突破学校的时空的界限,关注行业的特点,接近企业的文化;要着眼于高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创新创业意识的培养;要着眼于校企合作高职文化的塑造,走特色发展之路。李鲁强调,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一定要弘扬独立自主,开放包容的大学精神,重视企业文化价值的理念,强化合作共赢的意识,实现人文素养与职业技能的共同发展。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李逸凡在开幕式上致辞并做主旨演讲,李逸凡从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基于校企合作的路径定位、体系构建和特色培育等三个方面阐述了推进高职教育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推动大学生全方面素质提升的重要意义。
本次论坛分“文化·声”、“文化·韵”、“文化·音”、“文化·律”、“文化·谱”等五个单元。在“文化·韵”单元,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副所长余祖光作了题为“把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学校校园”的主题演讲,深刻阐述了将先进工业文化引进职业院校之于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眭依凡作了题为“大学文化及其建构的意义”的主题演讲,从大学文化的概念提出、大学文化的作用机理及当前大学文化尚存在的问题引向大学文化的营造与建构,眭依凡结合自身丰富的访问研究经历,通过具体实例阐述了大学文化的博大精深,极大的鼓舞了与会者对大学文化的再度审视。在“文化·音”单元,天津职业大学、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丽水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六所院校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教育文化建设”畅谈看对高职教育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和并介绍了各自文化建设的特色经验。在“文化·律”单元,论坛围绕东北部、东部、西部、中部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以及2020年高职教育发展趋势研究与政策建议等做了深入探讨,教育部专家、上海第二工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陈解放教授在论坛中做了题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研究”的主题报告。在“文化·谱”单元,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周远清作了题为“高等教育的新形势与新任务”的报告,周远清教授阐述了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取得的巨大成果,总结了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历程积淀的经验,指出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建设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肩负的新任务,解读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畅谈了学习体会。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为各高职院校就高职教育文化的理解和各自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提供了一个绝佳的交流平台,极大的鼓舞了各高职院校在文化建设理念引领、文化建设内涵提升以及校企合作文化培育等方面的进一步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