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纪录片《我的中国梦·中国温州人的故事》首映引热议 面向全球宣扬中国人的民族精神

作者:温州日报  来源:温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23日 14:31  浏览:

本报讯 (记者 尤成勇) 温州人的故事及其身后家国的奋斗史,正向全世界娓娓道来。连日来,一部由温州市委宣传部、《影响世界·中国人物》纪录片工作室等联合摄制的大型人文纪录片《我的中国梦·中国温州人的故事》,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香港有线66频道、澳门有线21频道、新西兰TV33电视台等主流媒体,面向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隆重播映,引起强烈反响,再次让“温州人”走红。

据悉,这是迄今首部获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永久收藏的中国大陆纪录片(本报于2008年3月24日曾报道)。8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开始播出该大型人文纪录片,共12集,分“海外篇”和“海内篇”两部分。此次播出的“海外篇”四集,至前天刚刚播放结束,分别是《我的中国父亲》(上、下),《漂移法兰西》和《身世之谜》,主要聚焦非洲联盟委员会主席让·平和他的中国父亲程志平、法国华人华侨会名誉主席林加者父子以及台湾《商业周刊》创始人金惟纯等几代温州人的传奇历程。

纪录片总导演叶卉昨天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该片创作历时八年,拍摄足迹跨越亚、非、欧、美洲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讲述了海内外温州人传奇的奋斗故事。“从2003年召开的首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提议拍摄此片,8年拍摄时间,100多万公里的行程,20000分钟的影片素材……尽管每一个故事都足够精彩,但18集片子,最终送审的是14集,最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只有12集。”叶卉说。

对于该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中宣部常务副部长雒树刚、中宣部副部长蔡名照均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宣部新闻局审片意见认为该片“是一部面向全球宣扬中国人特别是海外华人伟大民族精神的现实题材好作品。”

该片播映后,海内外众多知名人士、著名专家学者及普通观众均给予了高度评价。让·平在非盟总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当地时间8月13日、14日晚8时30分,邀请非盟官员一同观看了CCTV4播出的《我的中国父亲》,并从万里之遥的非洲特别致函该片主创组。信函如此写道:“我走访过七十多个国家,游历过很多地方,遇到过不同国籍不同身份的人。我从中国人特别是温州人身上看到的首先是他们的谦逊,他们都很谦虚,真诚,温和,这种从容不迫,善于倾听观察的优点真是不常见的。同样令我影响深刻的是温州人的适应能力,他们的生意头脑。我还注意到他们非常的团结,总是互相帮助。我想是这份深深的故土与同胞情怀令他们寻求梦想的生活充满了无尽的力量与勇气。”

前联合国驻华总代表Khalid Malik先生在观看《我的中国父亲》全集后,对影片给予高度评价:“这是一部杰作,生动描绘了一个中国人不平凡的一生,他走过了半个世界,播撒了中国人民和非洲人民友谊和合作的种子。这一振奋人心的故事充分展示了温州人民勤劳、坚韧、勇敢和冒险的精神。这部纪录片生动而真诚。此外,她还栩栩如生地展现了中国与非洲在历史上的紧密联系,这也必将有助于加强中国与非洲之间的友谊和联系。”

该片播映过程中,新华社、中新社、《浙江日报》、《国际先驱导报》、《南方人物周刊》、《中国青年报》等媒体均发表文章对影片进行了深入报道。其中,《国际先驱导报》2011年8月19日“文化版”整版刊发了题为“温州人:英雄或者失败者”的文章,提出了“温州人之于中国的意义”与“中国之于世界的意义”这一重要关联性的命题,该文章发表后被新华网、新浪网、搜狐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广泛转载,引发网友热议。

叶卉说,她刚刚与“2011年中央电视台首届海外华人华侨春晚”总导演张华山先生会面,张华山希望本届华人华侨春晚直接以本片主题为题,以本片创作历程为背景串联,邀请主创组与采访对象以现场与连线方式融入首届海外华人华侨春节晚会。

“大家对纪录片的所有关注,最能说明是我们温州人的故事打动人心。如果说走出国门的温州人是世界史的一个切片,那么过去三十多年里,每一个在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的温州人,都是一部中国经济现代史的截面。”这是叶卉八年拍摄的最深感悟。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1年08月23日 14:3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