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温州一家人》,唤醒了一代温州人的记忆,引起了集体共鸣。作为剧中男主角周万顺的扮演者,台湾著名演员李立群也来到了本次大赛现场捧场,听听他对创业创新的温州人有着怎样的认识—— |
为子孙过好日子而奋斗 |
2013-03-01 |
 |
李立群在万达广场活动现场激情演讲。
|
温州人:
《温州一家人》播出后,剧中周万顺一家的创业故事引起了温州人的集体共鸣。
一部电视剧如此成功,与演艺人员的精美表演不无关系。不过,扮演周万顺的台湾著名演员李立群,谦虚地把功劳记给了真“周万顺”——温州商人。他说:“我这个假‘周万顺’真是沾你们的光了。”
接触温州人、扮演温州人,让李立群了解了温州人的创业史,更让他读懂了温州商人的心路历程,心生钦佩。他说温州人的创业故事让人感动,相信温州人是努力而不放弃的族群,并还将投入到无限的奋斗中。让我们听听他对温州人精神的解读——
致富信念像动物觅食般强烈
穷则思变。带着闯出去淘金的美好憧憬,一大批敢于冒险的温州人跃跃欲试,背井离乡,闯荡天下,弄潮大市场。
对此李立群很有感触,认为当时温州人对脱贫致富的渴望,眼睛里几乎透露出像动物在寻找食物、商人在嗅闻商机的眼神。
他知道“周万顺”义无反顾勇闯天下的初衷。“那是一个坚强而热忱的目的——让世世代代的子孙过起好日子。”
但是历史上偏居一隅的温州,人多地少,贫穷落后,农民文化有限,制约了致富的门道,正像周万顺那样,创业历经艰辛。不过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有信念,哪怕捡废品、挑货担、弹棉花、洗盘子……只要能赚钱就行。这种经历成了那个时代温州人的特色符号。
其实李立群对温州人的认识,并非源于拍《温州一家人》,而是远在十几年前。“18年前我和赖声川去意大利,经过很有名的‘翡冷翠’,进去才知道是温州人开的。之后我们又到了罗马一家著名的湖南菜餐厅,一问也是温州人开的,那时开始就觉得温州人太不可思议了。”
正是处处寻商机、致富志不移,才成就了温州人“东方犹太人”的美誉,让世界对温州人刮目相看,当然也让李立群深受鼓舞,在《温州一家人》中更好地展现了“温州魂”。
顽强拼搏总是锲而不舍
在信息闭塞的早期温州,人们只有先出去看看,才知道有没有生意可做,于是他们就浩浩荡荡出去了。不少人的心态就是出去碰运气。
李立群将这种心态艺术性地概括为“赌徒式创业的个性”。虽然周万顺的疯狂性格,有些艺术夸张表现的成分,但也是基于现实的写照。
在他眼中,温州人是敢闯、敢拼的群体。“周万顺是对温州人特有的勤奋的个性、梦幻式乐观的个性、赌徒式个性的集中呈现,全家人的命运因为他的一个决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几场创业的豪赌,在没有成熟的专业的经验之下摸着石头过河,让他倾其所有,全家的积蓄和家产全赔进去了……”
不过有一点,李立群坚信:温州人总会杀出一条光明大道。因为这个群体骨子里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但他越来越有经验,他输过很多次,坐过牢吃过官司,在最四面楚歌的时候抬着棺材上阵……一次次跌落谷底一次次重新站起来启程。
要想人前显贵,必先人后受罪。观众之所以喜欢《温州一家人》这个片子,是因为大多人看到周万顺,会产生励志的感动,而温州人看了,更产生共鸣、自豪、回忆。
新一轮转型发展温州“有本钱”
转眼间,创业30年过去了。闯荡在外的“周万顺”,始终留恋着温州故土,牵挂着家乡发展。
而前些年,温州的发展并没有给他们多少惊喜,思乡难免又却步。如何为在外温商回归故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转型发展便成了现阶段刻不容缓的使命。
这个命题与李立群无关,不过他还是认为,温州新一轮发展有信心。“前几天有幸参加世界温州人大会,看到陈德荣书记在上面拿出稿子说了几分钟客套话之后,稿子一放,起码两个钟头脱稿讲,他对温州大部分地区非常了解,哪里需要建设、哪里需要重新开始、哪里需要绿地、哪里需要教育……这是希望光芒的闪现,所有的事情不会再陷入空谈了,换句话说温州人过去所有的努力,积累到今天,正开启新的转型。”
当然转型绝非轻而易举。李立群表示,从旁观者看,温州人绝对有这个本钱,“首先很重要一点是,温州未来的发展方向找到了——一个有山有水有城市的幸福地方。”方向高于一切,温州人一定会把家园搞得越来越绿化、污水处理越来越有效率、城乡差距越来越小……
他坚信温州人的改变能力是最强的,希望温州人能够创新创新再创新,从而更深远地影响中国乃至整个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