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信息快讯   >   正文

多谈些技术 少讲些理念

作者:陈作棉  来源:温州日报2013年5月21日13版
  发布时间:2013年05月22日 09:13  浏览:

胡适在1919年7月发表了《多研究些问题 少谈些“主义”》一文,剖析了当时社会空谈好听的主义、外来进口的主义、偏向纸上的主义,主张“多研究些问题”。这对于目前的教学研究和实践也有重要的启示。今天,我们的教学活动经常不痛不痒论是非,讲立场,缺少一针见血,穿透本质的分析,尤其是缺少对教学技术的量化解剖,缺少对一节课的要素、布局、把控的理性抽象。

我们听过太多的教育名言,如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然后是一堆的诠释和包装,云里雾里。再如课堂教学,要科学性、启发性、典型性等等,然后又是新概念的演绎和跟进,俨然我们的一个个教师都是哲学家了。事实上,每个教师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有着各自的学识和见解,如果能将每个人的教学技术展现出来,一起争议和讨论,这才是教学研究的幸事。太多的老师谈理念,很少的老师讲技术,无疑是一件悲哀的事情。

其实,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新课程理念已经成为共识的今天,再去谈理念已经不是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了。相反,我们更加需要在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中,多讲些技术和方法。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对技术的需求远高于对理念的需要。比如针对具体一节课的教学设计技术上,哪个环节设计就是符合新课程理念,哪个环节设计就是背离新课程理念,一种设计就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另一种设计就不能把握重点难点。这样个性鲜明的观点,抽丝剥茧式的分析,总比在台上讲了很长的“正确的废话”,吸引人得多。

现实教学生活有着太多的教学技术,需要我们的教育者去研究和实践。从课堂教学的微观层面上讲,一节课的各个要素包含的技术需要我们解读:如讲解技术,怎么讲解更加生动和深刻,逻辑严谨,印象深刻。如提问技术,怎样的提问是学生需要的,又是能引发思考的。如理答技术,理答过程既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激发学生积极性,又能释疑解惑。如课件技术,怎样的课件最能起到辅助作用,课件的怎样的结构和布局最为合理,还有组织学生课堂活动技术、课堂结课技术、板书技术、命题技术等等。如果这些教学技术在一节节具体的公开课和研讨课中有比较明确的答案,对一线教师,尤其对新教师,是很好的福音,也是扎扎实实为教师做了教学上实实在在的事情。

当下,教师培训已经成为提升教师素质的非常重要的途径。绩效工资改革后,政府对培训经费的投入也提高了比例。但是很多培训在老师心目中作用不大,认为是浪费时间,增加了老师们的负担。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我们的各种培训多数谈的还是大家都熟知的理念,而不是实用的技术。多数培训师之所以不敢讲技术,一是讲理念永远不会错,只要与文件没有冲突就可以。而讲技术挑战性很大,容易引发现场的教师争议,特别是容易得罪技术研究时引用的案例的教师。二是专家教师没有心思研究技术。研究技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实践,要剖析很多课堂案例,缺少相关的研究工具和学理支持,成了专家后,这些相对繁琐的事情就不想做了。

上周我在瑞安做教师培训活动,就教学技术问题,让每个受训的老师当场模拟上课,并对上课的每句话做了深入解读,技术分析,我发现老师们非常投入。不仅是刚毕业的新教师,那些五十多岁的教师也是踊跃参与。这也让我看到了谈技术的分量和市场的需要。也坚定了我坚持技术研究的信心。

是到了多谈些技术,少讲些理念的时候了。

责任编辑:lx 最后编辑:2013年05月22日 09:13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