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高校专业资源优势,推动前沿科技知识普及,助力青少年科学素养提升,11 月 15 日,人工智能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杨林、周杰两位教师走进温州市上陡门小学,以 “沉浸式科技体验” 为核心,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活动,通过机械狗互动、VR 眼镜体验等趣味形式,为小学生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

作为学院深耕科普服务、践行社会责任的重要举措,此次活动精心策划了“知识讲解 + 实践体验” 双环节。活动中,杨林、周杰老师结合大数据技术与人工智能领域的专业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同学们解读了机械狗的运动控制原理、VR 技术的沉浸式成像逻辑,将复杂的编程算法、传感器应用等专业内容转化为 “会听话的机器人”“能穿越的魔法眼镜” 等生动表述,让抽象的科技概念变得直观可感,充分激发了孩子们的求知欲。
实践体验环节成为活动的“重头戏”。学院带来的智能机械狗凭借灵活的动作表现,时而奔跑跳跃,时而完成握手、转圈等互动指令,引得现场学生阵阵欢呼。在教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组尝试操控机械狗,亲身感受科技与实践结合的乐趣,在动手操作中初步理解编程与机械运动的关联。VR 眼镜体验区更是排起了长队,戴上设备后,同学们 “置身” 于焊接实验室、光剑世界、孪生校园等虚拟场景,在沉浸式体验中探索未知领域,直观感受科技带来的感官冲击与知识增量,不少同学在体验后主动向老师请教背后的科学原理。


“青少年是科技创新的未来,高校有责任将专业资源转化为科普力量,为孩子们播下科学探索的种子。” 杨林老师表示,此次活动不仅是一次知识的传递,更是学院专业优势与中小学素质教育需求的精准对接。周杰老师也提到,看到孩子们对科技的浓厚兴趣,更坚定了持续开展科普活动的决心,未来将结合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应用等专业特色,设计更多贴合青少年认知的科普内容。
此次走进温州市上陡门小学是学院科普系列活动的重要一站,后续学院将继续拓展科普渠道,丰富科普形式,让前沿科技知识走进更多校园,为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创新人才贡献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