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设计与数字艺术学院《非遗助残,科技赋能——探索残疾人高质量就业路径》项目,入选“浙哲共富行·青年社科志愿惠民乡村”专项行动。活动启动以来,浙工贸小草非遗助残实践队通过整合各界力量、精准对接需求、开展多元活动等举措,让青春力量在非遗传承与助残扶弱中绽放光彩。

现场授牌仪式
聚多方之力夯实基础。实践队以协同创新为抓手,联合温州医科大学阿尔伯塔学院、鹿城区残联、区民政局、壹星酿烘焙坊、鹿城区同星园家长互助协会和4个街道残疾人之家构建“1+6+N”联动机制,即“1个联盟、6个阵地、N场活动”,充分发挥残联的政策指导优势、民政局的民生服务资源、社会团体的专业服务能力及残疾人之家的基层阵地功能,形成多方协同、资源汇聚的服务网络。

参观直播基地 在慈善综合体调研学习
汇基层需求精准帮扶。围绕“非遗+助残”深度融合的目标,实践队实地走访了区残联、区慈善综合体、温州工艺美术大师直播基地、非遗传承人工作室等,通过座谈、研学的形式了解鹿城助残政策、残障人士就业困境、非遗传承现状,深入学习直播基地非遗业态运营模式和壹星酿助残就业帮扶机制,并在社区巷道向残障人士及社区居民发放问卷600余份,以“残障就业与非遗传承”双向调研,探索符合鹿城实际的“非遗+助残”创新路径。

义卖现场 组装文具
办多样活动焕彩赋能。为丰富实践活动形式,推动社科志愿服务与残疾人帮扶深度融合,实践队联合多家单位开展各类活动7场,如在非遗工坊体验米塑、瓯塑、瓯窑与瓯绣技艺,在芳园社区开展“线上直播+线下义卖”相结合的爱心助残活动,在南郊残疾人之家与残障人士共同组装文具,以多元形式架起残健融合的连心桥,既让社科志愿服务扎根基层需求,更绘就共富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的温暖图景。
下一步,实践队将以“浙哲共富行”活动为引领,依托现有资源力量,前往结对行政村开展助残政策宣讲、非遗课程展示和技艺培训等多元化活动,让非遗传承与助残事业深度融合,让共富之花在乡土间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