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提升国际学生管理水平,推动国际学生教育事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9月18日,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国际教育学院)精心组织了以“跨越山海,只为更好”为理念的2025年秋季学期国际生教学质量提升交流会。副校长汪焰、党委委员贾永枢出席活动,规划质量处处长石娜、国际教育学院院长夏侯珺,以及全体承担国际生授课任务的教师共同参会,凝聚多方力量为国际教育教学工作“把脉问诊、出谋划策”。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朱杨琼主持。

副校长汪焰教授从三个维度强调了国际化教学工作的战略价值,一是服务国家外交大局的必然要求,二是助力职业教育“走出去” 的现实需要,三是推动学校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驱动。同时,汪焰教授对下一步国际生管理及教学工作提出六点明确要求:一是严格落实培养方案,将 “人文中国、技能中国、创新中国” 的理念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二是深入了解国际学生的文化背景、学习基础、个性需求等,实现因材施教;三是密切关注学生所属国家的产业发展动态与技能人才需求导向,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四是拓宽国际视野,积极探索 “园 - 校 - 园”(产业园区、学校、海外合作园区)协同育人模式;五是创新课堂管理模式,大力推行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提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与实效性;六是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学校特色的国际生品牌课程与优质教学案例,特别是在国情类课程建设上树立标杆,并积极推动优质教学资源的海外推广,提升学校国际教育的影响力与竞争力。

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贾永枢教授详细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国际学生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保障等方面推出的一系列管理举措。规划质量处处长石娜教授则基于教学督导听课反馈、针对南非留学生的问卷调查数据等,系统分析了当前国际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教学内容适配性、教学方法针对性、学生学习效果评估等角度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建议。人文学院张洁老师结合自身负责的两期南非学生综合汉语实践教学工作,分享了宝贵的教学经验。在互动交流环节,与会人员围绕国际生教学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热烈探讨,尤其针对《中国概况》、《中国国情》两门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各自的教学经验与困惑,碰撞出诸多富有建设性的思路与想法。



此次国际生教学质量提升交流会的成功举办,为学校国际教育工作者搭建了一个高效的学习交流与经验分享平台,进一步明确了当前国际生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重点方向,凝聚了全校推进国际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共识与力量,将为学校国际教育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