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学校新闻   >   正文

产业教授赋能专业发展 校企共绘低空经济新蓝图——王洋博士一行赴我校人工智能学院指导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

作者:人工智能学院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6日 12:01  浏览:

5月23日,杭州多翼智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洋博士一行到访学校人工智能学院,与学校副校长汪焰、国际商贸学院院长陈碎雷、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秀芝、副院长钱月钟及专业教师们围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基地规划及区域产业协同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作为兼具深厚学术背景与丰富产业经验的“产业教授”,王洋博士凭借对行业前沿趋势的精准把握,为我院的专业发展注入创新动能。

座谈会上,学校副校长汪焰对王洋博士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着重介绍了学校“产教融合”的核心理念与发展战略,强调通过校企紧密合作,共同培育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人工智能学院院长赵秀芝、国际商贸学院院长陈碎雷分别从技术研发与产业应用的前沿视角出发,详细阐述了无人机专业如何精准对接区域经济,实现深度融合发展。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主任蔡文明则全面介绍了专业建设的现状,并提出“如何结合温州洞头区位优势,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发展道路”的核心议题。

针对专业发展方向,王洋博士结合多翼科技在低空自动驾驶与运营领域的丰富实践经验,提出了一系列极具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建议。他指出,应聚焦于规模化与自动化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建议将无人机集群管理、低空运营系统架构融入课程体系;同时,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化产业场景融合,紧密结合洞头海洋经济特色,积极探索“空轨联运”创新模式,推动无人机与港口物流、海岛应急等场景联动;此外,他还特别提出要强化安全技术核心,建议与深圳深思风洞实验室携手共建模拟复杂电磁环境下的飞行测试平台,切实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双方还深入探讨了无人机专业如何赋能温州产业转型。王洋博士建议结合洞头海洋产业需求,开发“海岛巡检”“海上搜救”等定制化课程模块,精准对接地方企业技术痛点;针对“空轨联运”的可行性,他提议联合交通部门与轨道交通企业,共同研究无人机与轻轨系统的协同调度方案,提升区域物流与应急响应效率;在人才共育机制上,他倡导推行“双导师制”,由企业工程师与院校教师联合指导学生项目,将行业标准融入教学评价体系,确保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精准匹配。

王洋博士表示:“产业教授的核心使命是架起教育链与产业链的桥梁。通过技术反哺教学、场景赋能实践,我们能够培养出真正适应低空经济浪潮的复合型人才。”他强调,未来将充分发挥多翼科技的技术资源与行业生态优势,助力学校打造“长三角低空经济人才孵化基地”,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智力支撑,并呼吁校企双方以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基地为载体,加速构建“教育—科技—人才”良性循环,实现互利共赢。

会前,王洋博士一行实地考察了我院无人机专业规划实训用地,对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优化方案。他提议引入多翼科技先进的“低空数智平台+自动驾驶飞行器”技术架构,搭建校内无人机基站,形成从飞行训练到数据分析的全流程实践闭环;针对展览室规划方面,他建议以“低空经济产业链”为主题,全方位展示无人机从指挥中心到设备展示,以及在工业巡检、城市应急、物流运输等多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增强学生对产业的全局认知。同时,他积极推动学院与浙江大学计算机创新技术研究院合作,联合申报低空经济领域科研项目,共建产业学院与实训平台,构建“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协同生态,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此次交流活动标志着我院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专业特色化建设上迈出关键一步。产业教授的深度参与,不仅为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注入前沿技术与产业视角,更通过校企协同创新的实践路径,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服务区域经济升级开辟了新赛道。未来,我院将以洞头地方特色为支点,以空轨联运、产教融合基地等合作项目为抓手,持续探索职业教育赋能产业发展的创新模式,书写校地共赢的新篇章。

责任编辑:冯士活 最后编辑:2025年05月26日 12:01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版权所有 府东路校区:温州市鹿城区府东路717号 瓯江口校区:温州市瓯江口产业集聚区雁云路301号

联系电话:0577-88332966 电子信箱:zjets@zjitc.edu.cn 书记信箱:sjxx@zjitc.edu.cn 校长信箱:yzxx@zjitc.edu.cn

学校纪委监督电话/邮箱:0577-88105228 / gmjw@zjitc.edu.cn 浙ICP备12044836号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