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4日下午,学院“坚持立德树人 推进课程思政改革”主题论坛在多功能厅内如期开展。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星岳教授,教务处、高职所、各二级院系负责人,全院专业主任、骨干老师、人文系和体育发展中心的全体教师参加论坛。此次论坛由教务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共同主办,由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人文系主任尹清杰主持。
会议第一项由尹清杰院长致开幕辞。他指出,如何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做好教学改革与创新,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当下必须深刻思索与践行的问题;从以往单纯的思政课教育转变为覆盖各专业、各学科、各课程体系的大思政和大德育,将“课程育人”提升为“全课程育人”,切实做好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要求所有教学活动都要肩负起立德树人的功能,全体教师都承担起立德育人的职责;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北大师生座谈会讲话中指出:人才培养体系涉及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等,而贯通其中的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积极探索特色育人机制、创新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是每一个工贸人的使命和担当。事实上,课程思政在工贸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今天论坛八位老师的发言,无疑将对“坚持立德树人,深入推进我院课程思政改革”起到积极的影响。
会议第二项议程是经验分享。此次论坛分别从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文系、体育发展中心、汽机学院、经贸分院邀请八位专任老师做经验分享。课程思政的难度在于“融合”和“通过不断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实现价值引领”,八位老师的发言有在课程层面和专业层面的经验分享,也有课程思政长效机制建设的探索;既有破解课程思政“难”的实践,也有课程思政推进与评价机制的理论思考。八位老师的精彩分享让在场老师都获益匪浅。
会议第三项议程由贺星岳院长做总结讲话。贺院长对每一位发言的老师进行了分类点评:一是专业课上积极挖掘思政元素,结合培养方案,设计专业课程;二是关注时事,及时将时事信息融入课程教学中;三是探索如何推动课程思政常态化以及评价体系的构建;四是各专业老师将专业教育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实现良好的隐性教育。八位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课程思政积极的探索,效果显著。
最后,贺院长也对我院深入持续进行课程思政改革,进行了重要的部署。贺院长提出,课程思政推进过程中,首先要理解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其次每位教师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念,注重自身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的培育;第三是教师要有完好的责任田意识;第四课程思政要有路径,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明确要求;第五实施过程中要有调研、有反馈、有对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