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至8月18日,以“校园文化”为主题的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书记校(院)长读书会在浙江师范大学召开。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出席会议并讲话,陈根芳等委厅领导,各高职高专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省教育厅相关处室和直属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我院党委书记盖庆武、院长贺星岳参加会议。

读书会邀请了8所高职院校书记、院(校)长联系自身学校实际作了交流发言。我院院长贺星岳应邀代表学校作主题为《创新创业文化的建设与思考》的专题发言。贺院长围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文化的形态、我院建设创新创业文化的探索及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的成效”三方面作了交流介绍,并着重强调基于对高职创新创业文化的解读,学院认识到要打造办学的特色和品牌,确立了建设创业型高校的发展目标,开展了基于“文化化人的通识教育、人人惠享的众创文化、协同育人的生态文化”探索和实践。经过多年持之以恒地努力,学院的创新创业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创新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在省教育评估院组织的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和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我院2014、2015年连续两年排名全省高职高专第一。8月,我院被评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总结宣传工作50强”。专题交流发言受到省厅领导及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

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在读书会上指出,近年来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对校园文化建设作了积极探索,打造充满理想追求的学校精神,持续地建设和改造校园文化环境,开展最美大学生评选和学生文明修身活动,等等,涌现了一大批颇具影响的校园文化品牌。刘希平要求,要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青年学生,这应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旋律。关键是要深入研究加强和改进思政理论课程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要大力弘扬和培养工匠精神。应从文化层面进行总体思考和设计,在培养目标上突出工匠精神导向,在教育教学理念上树立工匠精神指引,在课程安排上充实工匠精神内容,在组织管理上严格工匠精神要求,在教育宣传上营造工匠精神氛围。应以无处不在的工匠精神及文化追求,滋润和培养学生树立起牢固的工匠精神。要积极推进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紧紧围绕育人展开;使师生成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的主体,大项目设计应力求多形式让师生参与发表意见,回廊、教室、实训室、公寓布置可交给师生,由师生自己设计、布置,以自己的成果鼓舞自己、教育自己。不断丰富和活跃学生社团活动,充分发挥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要用心建设教师队伍。教师是校园文化的最深厚基础,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要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在政治上多培养教师,在事业上多帮助教师,在生活上多关心教师。积极鼓励广大教师把更多精力用在关心学生上,用在教书育人上,用在学校发展上,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