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4日,学院在风险投资研究院会议室举行了55周年校庆系列活动之规划发展座谈会,听取社会各界专家、校友对学院“十三五”规划、章程建设的意见建议。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高教室主任马陆亭,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民办职业技术教育分会会长、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俞仲文,中南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办公室主任、中国高教创新创业教育学会秘书长杨芳,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校长李清吟,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慧文,台湾东南科技大学国际与岸合作中心主任郑辅仁,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博士何世伟,温州市教育局高教处处长黄万统,温州医科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谢红莉,杭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李志永,学院党政工学领导班子和各二级分院(系部)、三大园区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校友会副理事长盖庆武主持。
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贺星岳致欢迎辞,贺院长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院“十二五”以来学院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及不足,并对各位嘉宾、校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在近两个小时的座谈会中,与会专家、学者、校友围绕学院“十三五”规划、章程建设,提出了许多实质性和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和建议,整个座谈会气氛热烈。与会人员一致肯定了我院“十二五”以来取得的办学成果,尤其肯定我院在全省47所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名列第一,与会专家、学者、校友认为这与我院长期以来坚持创新创业、开放办学密不可分。因此,在章程建设中要更加凸显学院办学特色,将学院办学特色“固化”,将章程建设为体现学院办学特色和办学理念的学院根本大法。
学院党委书记、校友会理事长何向荣教授作总结讲话。何书记在讲话中感谢专家学者、校友为学院提出的意见建议,并明确学院会在“十三五”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吸纳相关意见建议。对于学院的规划发展,何书记提出了三点意见:一是要加快新校区建设进度,拓展学院办学物理空间。要把新校区建设与引领新产业结合起来,把增量与存量盘活结合起来。要继续坚持学院创新创业、团队精神、专业群建设和社会服务等办学特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要从全省名列前茅走向全国名列前茅。要主动迎接信息化时代的挑战,要增强对信息化时代的敏感与自觉,以信息化助推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二是要有全新的COKE规划理念,即注重规划的连接性、开放性、可靠性和开拓性。在连接性方面,在科学性的基础上,要注意规划的延续性,规划是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指南,不能说变就变;同时也要注重社会效益、办学效益和经济效益三结合。在开放性上,合作办学要注重广泛性,学院与台湾中华大学、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合作办学,学院三大园区建设、学院与温州市合作建设的温州知识产权学院、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温州现代物流学院等,都是学校对开放办学的孜孜探索。在可靠性上,规划要经过专家学者的充分论证,不盲目追求“高大上”,要体现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和未来发展方向。在开拓性上,要注重创新资源的整合,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学园城互动生态圈”。三是规划要有哲学视角的切入。学院经过多年的发展,办学体制机制上,成功实现了四个转型,一是校企资产重组、联合改制、共建高职院,从厂办校到校办厂的转型。二是高校治理结构的转型。党、政、工、学“四驾马车”联动,增强政治性、教育性、民主性、科学性,有效提升了领导班子的协同合作治理能力。三是办学模式从“校企一体化”到“学园城互动生态圈”的转型。四是从教育服务型高校到创业型高校的转型。要思考如何以客观的历史观评价过去,如何以辩证的现实观分析现在,如何以自信的未来观规划未来。

规划发展座谈会现场

学院院长贺星岳教授致辞

台湾东南科技大学校长李清吟发言

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副校长张慧文发言

台湾大华科技大学博士何世伟发言

杭州师范大学发展规划处博士李志永发言

校友金立矿发言

校友娄建平发言

校友冯新新发言

学院党委书记何向荣教授作总结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