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老科学家温州科普系列报告(一)
报告题目:地球三极气候环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
报告时间:6月7日(周五)下午3:30—5:00
报告地点:学院多功能报告厅(一号楼)
报告人:高登义
演讲大纲:1.可持续发展与知天知己,2.地球三极气候环境变化与人类关系(全球变暖原因及其与南极冰盖变化、北极气候环境变化与生物生存之道),3.我在地球三极科学考察中的故事及知天知己体会,4.走近南北极走向知天知己(图片故事)。
高登义简介: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挪威卑尔根大学数学与自然科学荣誉博士,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社长、主编;中国科普作家学会常务理事。曾任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副所长。我国第一个完成地球三极(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科学考察的人。从事高山、极地和海洋气象科学考察研究,先后8次赴珠峰、3次赴南极、14次赴北极、5次赴雅鲁藏布大峡谷、4次赴西太平洋科学考察。开创了《山地环境气象学》研究领域,重点研究地球三极地区与全球气候环境变化的相互关系。撰写了近百万字的科学专著,在中外学报上发表论文60多篇。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特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全国先进工作者和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中科院老科学家温州科普报告(二)
报告题目:卫星遥感与数字地球
报告时间:6月7日(周五)下午3:30—5:00
报告地点:学院学术报告厅(六号楼)
报告人:潘习哲
潘习哲简介:中国科学院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中国科学院对地观测中心)研究员。退休前任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站长,是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中巴卫星)地面系统副总指挥兼副总设计师;后任国家减灾委减灾卫星办公室专家组组长,中国遥感应用协会副理事长,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战略专家组成员。参加了我国第一座遥感卫星地面站从筹备、建设到运行,从无到有的全过程。任站长期间曾与多国遥感卫星运行机构进行交流与合作,较为了解国际航天遥感发展状况。曾获中国科学院和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项奖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欢迎有兴趣的教职工和学生前往参加活动!
科技管理中心
2013年6月4日